Saturday, February 5, 2011

第6课 活到老,学到老

春秋时期,晋平公是个贤明的国君,政绩不错。他70岁的时候,深深地体会到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的道理。因此他想再学习,增长知识,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。可是,一想到自己年事已高,未来的日子不多,就一点信心也没有了。

  晋平公有个臣子,名叫师旷。师旷的音乐造诣很高,能弹各种乐器,是当时著名的乐师。他饱读诗书,知识丰富,口才又好,能言善辩,很受晋平公的倚重

  有一天,晋平公问师旷:“我已经70岁了,如果再学习,是不是太晚了?”

  师旷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问晋平公:“您既然知道‘晚’了,为什么还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呢?”

  晋平公以为师旷在取笑自己,生气地说:“现在是大白天,你怎么叫我点蜡烛?我跟你说的是正经话,你在瞎扯什么?哪有臣子跟国君开玩笑的呢?”

  师旷听晋平公这么说,连忙解释道:“大王,您误会了,我怎么敢跟大王您开玩笑呢?我是回答您的问题啊!”

  晋平公说:“那你就说来听听。”

  “人生有不同阶段,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。少年好像初升的太阳,越照越亮;这个阶段爱好学习,前途无量。壮年好比正午的太阳,光芒四射;这个阶段爱好学习,必有作为。晚年犹如晚上点燃的蜡烛,烛光虽然远远比不上阳光,却也可以避免在黑暗中摸索;这个阶段爱好学习,还是能够做出贡献造福人群的。”

  晋平公听了师旷的话,高兴地说:“你这一席话意义深长,给我很大的启发。”

  从此以后,晋平公无论怎样忙碌,都会拨出时间,努力学习,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。